在20世紀初期,同性戀在西方社會仍普遍被認為是一種罪惡,遭到社會的恐懼、排斥甚至憎恨。在心理學與精神病學正式成為醫學的分支後,同性戀則被認為是一種精神疾病。一些醫學專家聲稱,同性戀者在經過治療後,能夠成功改變性取向。西方社會當時發明了各種方法來對付同性戀病症,其中包括非人道的對待,例如化學閹割、電擊療法、腦葉白質切除術等,十分殘忍;直至美國精神病學會將同性戀從疾病列表裡除名,這種醫療行為才日漸消失。 據BBC中文網報導,20世紀40年代開始,醫學界聲稱同性戀是一種心理疾病,並可以被治癒,同性戀者被要求進行精神治療,治療機構向家人承諾,在「未治癒」前不讓患者離開,並在治療期間對同性戀者施予非人道的對待。常用的非人道治療手段包括:化學閹割、電擊療法、厭惡療法、腦葉白質切除術等。當時報紙上還曾刊登廣告,慶祝「去同性戀」治療的成功,其廣告詞為「我們都支持真相,同性戀可以改變」。 被譽為電腦科學之父的艾倫·圖靈(Alan Turing),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密碼,對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提供了幫助,拯救了數萬人的生命,卻因其同性戀取向而被迫注射長達一年的雌激素,即化學閹割療法,導致其乳房不斷發育,痛不欲生。 腦葉白質切除術(lobotomy)是一種神經外科手術,在20世紀初期被用於治療包括同性戀在內的精神疾病。手術時醫生將冰錐經由從病人的眼眶鑿入腦內,破壞掉前額的神經。厭惡療法是同性戀治療中最常被使用的手段之一,即通過一系列刺激,使患者產生痛苦或厭惡性反應,直至錯誤行被糾正為止。 隨著全球同性戀解放運動的興起,LGBT(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群體所面臨的社會環境已逐步得到改善。目前較不接受同性戀及對同性戀者判處有期徒刑與極刑的國家,普遍分佈於回教地區的非洲、西亞及南亞等地區。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4-11-23 23:18 , Processed in 0.0754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