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網記者王愛君台北特稿〕 15歲的夏天,席格(Sieger)入選田徑隊,為全國錦標賽接受培訓。他和隊上的陽光男孩馬克(Marc)一見如故,常一起切磋練習,意外發現自己對馬克心生愛慕。一次河畔戲水,兩人情不自禁擦出火花,原來馬克也暗戀著席格。這樣的確信,反讓席格退縮,否定自己對馬克的情感。 在同儕壓力下,Sieger開始學著認識女生。另一方面,他又得調停叛逆哥哥和爸爸之間的衝突。做好外人眼中的自己,就是唯一解答?悸動的心,似乎不這麼認為。心裡清楚明白對Marc的不只是單純的隊友之情,一次次的想要勇敢面對與馬克的感情卻又臨陣退縮,讓馬克每每期待之後換來的卻是傷害。 導演米莎‧坎普(Mischa Kamp)掌鏡下的同志題材電影《田徑男孩》(Boys),不具批判性的說教場面,更沒有愛得死去活來無奈分開的悲情橋段。米莎‧坎普運用小細節,突出席格在面對同志之情的內心衝突與掙扎。同時也讓觀眾在隱微的內心戲中,聞到導演試圖傳達的訊息:荷蘭為同志婚姻合法的國家,然而為何還有許多青少年同志無法輕易從櫃子裡走出,面對自己的性向依舊忐忑不安,害怕被歧視? 接力賽中,馬克負責將棒子交到席格手中。練習過程的兩人始終無法達成默契。直到比賽當天,席格終於接上了馬克的棒子,奮不顧身向前奔跑。這轉換中,可以看見席格從最初的逃避到坦然面對,而他似乎也將那看成是馬克將幸福交遞到自己手中,讓他做出抉擇。就如馬克在電影中的對白,「什麼都別想,跑就對了。」彷彿在對席格提出暗示:「什麼都別想, 愛就對了。」 《田徑男孩》官方版中文預告片。(佳映娛樂提供) 除了同志議題,導演也點出荷蘭社會對於青少年依然存有一些刻板印象,席格的哥哥因為愛好摩托車而被父親教訓,並且在行為上喜歡對哥哥進行約束。服務業者對於青少年,依舊會歸類成「胡鬧」的典範,米莎‧坎普透過玻璃櫥窗後方店員的表現,來展示出他們對青少年嬉鬧行為的不滿。 青少年在煩惱什麼?這也許是經過這個迷思階段的人們,才能體會其中感受。米莎‧坎普用著鄉野自然之間的同儕嬉鬧、單親家庭無可避免的衝突,為觀眾開啟塵封已久的回憶,回憶當時的自己是否也一樣如此迷惘輕狂。 這部在捷克茲林國際青少年兒童影展獲得最佳劇情片的《田徑男孩》,8月22日在台上片。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4-11-25 22:33 , Processed in 0.0752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