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識一位積極投入同志運動的異性戀朋友,對於他的加入一同爭取同志平權極為開心,也在一次因緣際會下單獨與他吃飯,他說他接觸的同志朋友以男同
志居多,也時常聽聞男同志裡分成0與1、攻與受這樣的角色,也不斷詢問我與我們都有交集的男同志裡哪種人應該當攻、哪些人應該屬受,起初我抱持著他是因異
性戀的身分出於好奇所以熱情的回應他,但時間久了,他的話題依然落在這樣的角色分類上讓我不禁五味雜陳。
身為一名喜歡照顧人的女同志,我也清楚女女的世界裡也有T、P的分別,以前的自己也一直把自己定位在T的角色,把頭髮剪得極短、行為舉止像個男人,
認為這樣的自己才有能力呵護女生、當一名偏向陽剛的”man
T”。但隨著年齡增長,慢慢的發現這樣的自己只是落入了異性戀的牢籠,依然以「男性」為中心,認為只有成為「陽性」才可以名正言順地做一名想照顧人的女同
志,P也才願意依附,這樣的想法其實極度可怕,因為我們依然無法走出性別的框架,不斷的用外表界定每一種人的身分與角色,也因為如此,有些比較中性的女同
志(如我),也才會因為害怕沒辦法傳達出自己的角色符號不得不用外表彰顯與僞化。
不可諱言,在同志的世界裡,我們還是得清楚自己到底偏向怎麼樣的定位再去尋覓伴侶,就像在異性戀的相處模式裡,絕大多數依然要區分出男性與女性角色
的差別。攻與受、0與1、T與P只是一個快速的認識方式,但這樣的認知我常感受到不自在,我並不是決然否定這些角色定位,但我所希望的,是我們不要太過
「絕對化」每個人的身分,因為我認為性別都是相對而流動的、是無法完全定義的,有些時刻你可以成為外人眼中的T或1,有些時刻你一定也有自我心理認定的P
或0的一面,但有些人如果真的可以確定自己百分之百屬於哪樣的角色,又是另當別論了。
我現在時常告訴我的朋友,我就是不分,但我確定我喜歡女生,外貌喜歡中性化的打扮,絕不再像以前打著T的口號、認為自己的伴侶就該是個P的角色。我
也常會告訴那些常用角色定義存在的同志或異性戀朋友,如果把男女生理上的那套搬到同志的世界,同志哪裡還是同志呢?或許我們還沒有發展出一套真正屬於同志
的機制所以潛移默化的讓異性戀的價值觀束縛住了自己。
「攻完不能受嗎?受完不能攻嗎?那是他們床上的事,攻與受真的這麼重要嗎?」
這是我給那位異性戀朋友最後的答覆。
*作者為喜歡照顧人的女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