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喜歡汽車,女孩喜歡洋娃娃,這些問題聽起來多麼理所當然。為什麼呢?越簡單的常識似乎越難以解釋。我們或許該從粉色帶給人的印象說起。它是如此的「女孩子氣」,事實上,這個刻板印象到如今仍然存在,即使現在的男人也有粉色的西裝、粉色的襯衫和粉色的褲子,不過絲毫沒有幫助粉色走出「女性化」的定位,人們稱那些應用在男裝上的粉色為「性別模糊的哲學」。那麼這樣的意識從何而來呢?又是誰規定了粉色是屬於女孩的時尚呢? 在一本名叫《粉和藍,從美國男孩和女孩的區別》一書中,馬里蘭大學的教授Jo B. Paoletti對此做出了解釋,這和人類的育兒方式有強烈的關係。在嬰兒時期,父母們總在衣著上下功夫,此時的性別和衣著顏色沒有太大的關係,直到有一天,父母會忽然意識到「我的天,他們已經長大了,而我給他們穿錯了衣服。」從意識到錯誤的那一刻起,粉色就歸屬了女孩,而男孩則被教育為應當喜愛藍色。但你知道,男性穿粉色曾被人視為是男子氣概的象徵嗎? 在一戰之前,這兩種顏色還沒有成為性別符號,一戰以後,粉和藍才成為了流行文化中性別權力衍生的概念產物。很有意思的是,一戰年間,粉紅色並不是女性化的象徵,在那個時代,粉色的應用範圍是廣於藍色的。比如當時最著名的時裝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粉色是她的代表色。在《大亨小傳》這本1925年的經典小說裡,還著重描寫了這樣一個橋段:「主角穿著一身粉紅色的西裝和他的情婦、情婦的丈夫一起共進午餐。」這個場景曾被現代的讀者解讀為時髦的顏色象徵。而在那個年代,穿上粉西裝的男人並不會被誤會為女性化,反而會被認定為有誠意的人。 隨著美國生育潮的來臨,用服飾劃分性別的趨勢變得激烈,服裝商人們開始用性別劃分的概念行銷自己的產品,漸漸地,父母被教導為男孩應該穿得像父親,而女孩應該穿得像母親,且必須穿裙子上學。粉色被社會標準從男性身份中強制剔除,男人們開始拋棄明亮的顏色,在社會化中完成了更為激進的男權的轉型。而事實上,美國至今依然是全球男權主義最占主導的國家。 然而歷史總是反復無常的,二十年後,女權主義運動開始盛行,女人們又開始反對粉色了,她們拒絕穿著女性特徵明顯的服飾。1970年代左右的兩年時間內,商場裡幾乎看不到粉色衣服,藍色佔領了市場。這股中性風一直流行到1985年,這個時候出生的孩子如今很多都成了年輕媽媽,她們成長在粉色蕾絲、長髮芭比娃娃組成的環境中。而發達的廣告和行銷不斷強化著社會習俗,讓粉色成為了最為明顯的性別標籤。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4-12-23 02:28 , Processed in 0.0730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