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博物館今天起至明年5月17日推出「迫力‧破力:戰後台灣社會運動特展」,透過社運物件、訪談紀錄,讓觀眾看見在不同的壓力下,台灣人如何串連走上街頭,或是以社區寧靜改造等形式爭取權益,蓄積動能促進社會轉型。 同志運動先驅祁家威今天手著彩虹旗出席,和大家享自己的社運故事。 台灣歷史博物館說,歷史不僅是在記錄過去,更需要回應當下,才能走向未來。台灣社會經歷了長達38年戒嚴,今日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各種勞動、居住、言論、人權與環境等權益,是許多社會運動參與者在街頭前仆後繼,或在日常長期推動改革的成果。 展覽分為四大區塊,入口單元導引觀眾透過公民現有權利、指標,對照過往相關議題的社會運動、法令等,了解自身享有的公民權利,其實是長期以來許多挑戰者爭取的結果。第二單元「暖身」,展出印刷機、廣播錄音帶、新聞稿與社運現場各式文宣,呈現不同世代、群體如何透過不同媒介、管道動員、匯集人群,預作行動準備。 第三單元「出發:戰後台灣社會運動記事」藉由觀眾都還有印象近年案例,透過物件看事件發生始末與背後因素,從參與運動者訪談看見參與運動的原因、當下面臨的狀況與心緒轉折,藉此說明運動中的多樣與多變,打破扁平化的運動想像。 尾聲「一個能動的社會」,除了藉訪談影像呈現社會大眾對社運的看法,也透過參與者情感經驗分享,看見社運前後可能面臨的壓力、挑戰,及如何讓這些情感轉化為重回日常、準備下次運動的動能。 |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4-11-21 19:39 , Processed in 0.0751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