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法通過同性婚姻,成為亞洲第一。數百名台灣同性戀者在新法施行的首日登記結婚,成為這一歷史性時刻的標誌。這個島嶼發生了重大變化,很多台灣人近年來開始支持同性戀。在世界許多其他地方,對同性關係的看法也有轉變,而且往往轉向更加寬容。
例如,2007年,1/5的韓國民眾表示應該接受同性戀,到了2013年,這個數字翻了一倍。在其他地方,包括阿根廷,智利,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和許多西歐地區,公眾對同性戀的態度似乎也更加支持。
但這些變化並不意味著完全平等。譬如,台灣政府尚未給予同性伴侶完全領養權,後者尚無法領養非親生子女。
此外,其他一些國家正引入更嚴格的反同法律。同性關係在大約69個國家仍然是非法的。5月24日,肯尼亞(Kenya)高等法院維護了一項禁止同性性行為的法律。
嚴格反同的國家
在一些國家對同性戀關係的反對根深蒂固,而反同的聲勢還可能持續增長。
例如,在加納,對同性戀者的態度變得更加嚴厲,同性性行為可以被定罪入獄。2013年的民意調查顯示,96%的加納人認為社會不應接受同性戀。世界各地政府對同性戀懲罰與否,能讓我們一窺當地人民或至少是其領導人的觀點。
例如,汶萊(Brunei,也譯作文萊)最近通過將男性同性性行為處以「石刑」的法律,儘管之後該政府宣示暫緩執行。
- 台灣同志運動30年:見證同婚專法通過歷程
- 事實查核:哪些國家同性性行為仍然違法?
- 台灣同性婚姻上路:原住民新人面對的壓力
- 台灣同性婚姻立法了,中國大陸卻還遠
另一個問題是,某些國家在法律和態度上似乎變得更加寬容,但LGBT社群面對的現實可能有很大不同。例如,儘管巴西最高法院最近投票贊成將「同性戀」和「跨性別」恐懼症定為非法,但這是為了應對許多巴西LGBT人群被殺害而制定的法律。
經濟、民主和宗教
那麼,為什麼世界各地對同性戀者的態度差異如此之大? 研究表明,原因往往與三個因素有關:經濟發展,民主和宗教。
一種理論認為,一個國家的經濟塑造了其人民對同性戀的態度,包括對LGBT權利的看法。
首爾宗教團體反同婚示威 一般的情況下,較貧窮的國家往往較不支持LGBT權益,部分原因是文化價值傾向於更關注基本生存權。因為當人們關心乾淨的水,食物,住所和安全等事物時,他們可能會更加依賴他人。而這種依賴時常會促進強烈的群體忠誠度,增加對社會規範的支持,包含傳統異性戀家庭結構。
相對的,生活在富裕國家的人們往往擁有更多的安全網絡。因此,他們更有可能自由地做出適合自己之決定,並相信自我表達。
雖然並非富裕國家的每個人都能容忍同性戀,但我們所掌握的許多數據顯示富裕國家更傾向於支持同性戀。
民主也被認為發揮了作用。
在民主國家,平等,公平和抗議權等原則通常是造就政府和人民行動的一部分。因此,譬如同性戀者這樣「不同的人」更可能獲得認同。但人們需要時間來適應民主。與有長遠民主傳統的國家相比,斯洛文尼亞和俄羅斯等前共產主義國家,近來似乎放慢了寬容政策的腳步。
跳過 Facebook 帖子 用戶名 BBC 中文網(繁體)結尾 Facebook 帖子 用戶名 BBC 中文網(繁體) 另一個因素是宗教。
西歐的宗教信仰程度相對較低,也一直處於同性婚姻合法化之領頭羊。丹麥、比利時、挪威、西班牙和瑞典是最早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
在一些中東和非洲國家,信仰伊斯蘭教或「保守新教」宗教,這些國家對同性戀有最不寬容的態度。非洲和亞洲幾乎一半的國家,同性性行為是非法的。其中60%至98%的人認為「宗教永遠是重要的」——這遠遠高於歐洲,在歐洲所有國家同性性行為都合法。
雖然更富裕、更民主以及更弱宗教信仰的國家對同性戀往往更加寬容,但仍有許多例外。譬如,中國的宗教信仰水平低,但民意調查顯示,與他們的鄰居台灣相比,中國人對同性戀權利的支持要少得多。 印度去年將同性性行為除罪化。
各國在經濟發展、民主和宗教方面總存在不同。那麼,為什麼過去20年來對同性戀的態度和政策變化如此之大?
一個觀點是世代——隨著年齡較大的一代人過世,年輕一代對同性戀多是持自由態度。另一個說法是其實不同世代都可能改變對同性戀的觀點,一些研究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另外,在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流行文化和媒體似乎對此有所幫助。譬如,從1990年代開始,西方一些非常受歡迎的同性戀電視角色,如《威爾和格雷斯》(Will and Grace)中的威爾,以及艾倫·德傑尼勒斯(Ellen DeGeneres )這樣的電視人物開始出現。流行文化使得那些不一定在生活中認識同性戀者的人,有可能經由觀看電視認識了一個同性戀者。
現實生活中的接觸也很重要,因為人很難討厭自己的同性戀家人或朋友。
1993年,有22%的美國人表示他們有親密的朋友或家庭成員是同性戀者,至2013年,數據增加至65%。因此,鼓勵人們自我揭露性傾向或性別認同的出櫃運動十分成功。
儘管如此,不能假設所有國家遲早會引入支持同性戀的法律。有些人認為同性戀是來自西方的「進口物」,覺得美國和歐洲正在利用經濟力量,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強加給他們。例如,2009年烏干達考慮研擬一項法案,該法案可能會在某些情況下判同性性行為死刑。許多國家威脅要削減資金協助烏干達作為回應,世界銀行推遲了9000萬美元的貸款。
此外,土耳其一直在掙扎於在「支持保守的伊斯蘭觀點」和「維持歐盟支持的政策」中行走。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汶萊最初決定對同性性行為處以死刑可能是為了吸引穆斯林旅客和投資者。在其他地方,政治候選人可能會支持對同性戀更嚴厲的法律,以此作為宣傳和獲得公眾支持。
總之,許多國家對同性戀的態度和政策顯然正在發生變化,更為寬容。但是,其他國家是否將追隨這些腳步,尚難定論。
艾美·亞當斯克(Amy Adamczyk)是紐約城市大學(CUNY)社會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