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早早就看完的一本書.早早就該打的心得報告.
一直再忙新工作的事<真是一堆藉口阿~>.一直到今天才有時間打上來.
好啦!廢話太多了.進入正題吧!
不過.嘿嘿嘿.長這麼大了說.我還沒打過讀書心得報告.不才的我.有些些摘錄於其它文人之手.如果寫的不好.請大家多多包涵阿!也可以給我意見喔!
書名 一千零一次死亡 作者 塞吉歐‧拉米瑞茲
本書的寫法就如同在看一部回憶錄電影,故事從兩條平行線分別鋪陳,時間貫穿十九世紀,述及歷史脈絡時,回溯到十五世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若干細行,描寫作家拉瑞斯因為想要寫一本新書,中間有穿插一些蕭邦和喬治桑的愛恨糾結,福婁拜與屠格涅夫的交錯情誼,魯班‧達里歐的神采與頹廢,拿破崙三世的瘋狂與執者,甚至談及蚊族王國的傳奇等等;偶然間發現每每令他感覺到震撼人心的作品都是來自於卡斯提翁所拍攝的照片,他永遠都透過鏡頭凝視他人的生命。可是,關於他自己的生命,卻是一則一則的傳說,漂浮在空氣中,彷彿不曾存在過。偶然從他留下的攝影作品中認識他的小說家,跨越百年時空,試圖拼湊出他的故事,追尋讓他能夠拍下如此震撼人心的作品背後的原因。
羅蘭‧巴特在《明室》中提及:「一張照片是三種活動(或曰三種情感,或三種意圖)的對象:實施、承受、觀看」,對應實際攝影,分別是攝影者、被拍攝之事物以及觀看者。引用羅蘭‧巴特論攝影的「刺點」(影像中如箭般射進令觀者震撼的細節)、「知面」(觀者的人文涵養對照片產生興趣)和「此曾在」(時間元素,過去與現在合一,又立即變異)解釋這部小說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的迷離錯置、拉米瑞斯透過攝影展對卡斯提翁的興趣、以及卡斯提翁透過那第三隻眼讓人驚異震撼的一系列照片。設若一個故事(或曰一個橋段、一個人生之片段切面)是一張被停格的照片,《一千零一次死亡》裡頭那些故事不斷由相片框框之中溢出,它們時而定格,以其眼神、姿勢與動作平衡呈現某種敘事上的意義,單張自有其審美趣味(諸如故事中敘述那些文人與聞人之逸事:福樓拜整夜觀看著自己的生殖器、嘔血的蕭邦、屠格涅夫的老少戀……)卻又成為敘事主線接綴的細節卡榫(追尋著卡斯提翁腳步的「我」逐漸貼近卡斯提翁),那便組成一個連環圖,一個動態的全景畫,像是小說中所描述,攝影師卡斯提翁對「沙丘、峭壁和古蹟等『靜止不動的畫面』顯得興致缺缺,相反的……賽馬、獵狐、人潮洶湧的火車站和慈善性質的芭蕾表演等『移動中的畫面』則讓他大感興趣。」,誠如羅蘭‧巴特所云,攝影的真諦在於「曾經存在過」,之於《一千零一次死亡》,那些繁瑣的故事一如散落的線頭,其所呈現的意義不在於「同一個事件如何被以不同方式記述」(卡斯提翁的故事將如何被詮釋?這樣的追尋有什麼意義?乃至歷史如何被言述?小說的真/偽、實/虛如何?),而是,單一事件如何發生在歷史中,「曾經存在過」,而這一切「存在」於一切不連續面中成為某個必要的接著點。之於小說結構,它使不同時間與空間拉遠的敘述線得以在某個短暫的時刻交會,之於小說中角色,她們的腳步如此靠近,之於讀者,《一千零一次死亡》不是一次靜態畫面展覽,而我們終將發現,我們也在其中。
何謂小說?拉米瑞斯的定義是:「在作家的企圖和執著中存活的東西」。《一千零一次死亡》隱含了一千零一個執著,在歷史、真實、虛構的凹凸鏡中戲耍,創造出無止境的偶然和企圖。
只有創作可以包容謊言,也只有文學可以讓真實與虛構在扉頁的折線間馳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