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IRL女子拉拉學園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673|回復: 0

[知識] 獨立思考(轉貼秘集分享)

[複製鏈接]

參加活動: 0

組織活動: 0

發表於 2013-10-26 21:39: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網站小提醒:發表文章或日誌時,強烈建議 不要留下電話或個人隱私的資料,避免被有心人竊取喔!
本帖最後由 晰,喧擾。 於 2013-10-26 21:46 編輯

大家好,

回台工作一年多了(time flies),工作上也算是漸入佳境,有一些微薄的心得,希望和各位分享。
各位應該都知道,我目前工作的內容中其中有一塊是包含中研院內的人才搜尋與培訓的部分,
在這一年下來我觀察到一些臺灣年輕人特別的現象,對我這個國外回來的『第三者』而言,
有衝擊、有反省、有希望,在這邊和各位分享。

總的來說,我這一年對臺灣年輕人看法的文化衝擊(culture shock),我會直覺性的說出四點:
缺乏夢想。(缺乏造夢與逐夢的能力)
老是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養成了『湯匙餵食』(spoon-feed)的成長文化。
缺乏自信(不在此文論述中)


有關第一點的看法,我已經在我之前的文章:

遊子熱血 之 給臺灣青年的一封信and 遊子熱血 之 Entrepreneurship 做過論述,
在這篇文章中我就不多做討論。
第四點,我會在未來好好地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想針對我的第二、第三個觀察來和大家討論。

第二、第三點合起來分析,說穿了,就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工作上常常會聽到一些臺灣的年輕人說:

美國的生技產業如何如何的好,臺灣的生技產業如何如何的差。

但是反過來問他們:美國的生技產業是如何發展的?

美國的政府投資了什麼資源?美國的產業鏈是花了多少年成形的?
他們答不出來。他們只知道他們用的很多試劑、藥品、儀器是美國製的,
旁邊的人在流傳,所以『聽說』美國生技業很強。但是,為什麼很強?
產業花了多少的時間、精力在發展上?臺灣如果弱,為什麼弱?有什麼可以改進的?
這些年輕人幾乎沒有想法

不要說獨立思考了,就連『獨立搜尋』的功夫都懶得下的情況下

『選擇』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但是不對其原因探究其道理或是
認真地對目前的立場做出一個客觀的、科學的、有進步性的結論,
光是抱怨目前狀況,光是盲目地覺得什麼東西都是外國比較好,
是否太盲從了?是否有一些鴕鳥心態?

我工作上也常常聽到:

你可以比較細項的說明我們學習生物或是生技相關學科的人可以做怎麼樣的工作?

當我聽到如此的問題時(相信我,這是一個很受歡迎的問題),我會心一笑。

各位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在美國的校園內也聽過我美國的同學問出同樣的問題,
但是,比例上少多了。

各位試想:這樣子的問題是希望,

我們把所有跟生物相關職業的『選項』端在各位的桌上,
一項項地幫他們準備好這些『選項』,然後再準備好一系列的訓練課程,
接著,一口、一口地把這些人員『餵飽』。
這樣的心態與模式跟媽媽餵小寶寶吃飯有什麼不一樣?

我把這類的問題總結成『湯匙餵食(spoon-feed)的成長文化』,

之前龍應台女士有寫過一篇『幼稚園大學』也反應過她類似的觀察。

一句話,有這樣的現象,就是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覺得美國之於臺灣年輕人其中一個最大的差異就在所謂的『個人主義』之於『餵食文化』。

在美國,個人主義是很被強調的,一方面,在高中、大學中,學校尊重每一位學生的隱私權、
獨立性,給予相當程度的平等對待,但另一方面,學生要完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嚴格地來說:學費、成績、就業都是學生自己的責任。學校提供資源,
但是不負責端到你面前,也不負責餵食你,更不會為你的未來負責。

我覺得『個人主義』與『餵食文化』與在本質上是對立的,

臺灣的學生不能在要求獨立的個人主義的同時,
又要求這個社會或是教育機構來『餵食』他們。
這是很矛盾的兩種心態。

美國的學生很自然地知道要用自己的血汗來贏得這些資源。

這也許是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學校、社會要求他們獨立、
獨立地生存、獨立地成長、獨立地思考的結果。
延續這個道理,這份個人主義是自己打拼來的,不是餵養來的。

套一段我光仁學長對類似問題的討論,我覺得有些基本功夫,

是一個青年在面對問題時一個根本的態度,跟區域、人種、或是國籍是沒有關係的。

若你不認識你自己、沒做功課來認識這個世界、那所有的答案都不能解決你的困境。

反之,做好自我準備、自我檢驗、資訊的蒐集、喜惡的辨認,
然後,再去參加這些數字銀行講座、再去GOOGLE,你也許可以得到你「需要」的答案
而這些功夫,才只是起步而已。---出自 Recruit Express (Taiwan)

在上述的觀察後,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小秘集,

這些觀念在我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我獨立思考的基石與方法。

當我再遇到一個問題或是事件時,我保持的思考流程是:

See -> Judge -> Act

其中,在 Judge 的部分又包含了:正/反/合,對照,交換 的元素。

See 指的是,仔細問清楚問題,發掘問題,蒐集問題的相關資料

接著是 Judge。但是,不是謾罵、沒有建設性的批評,
針對問題本身,來做一個辯證,正向、反向、綜合性的辯證,
再來,比較這事件和相似事件的發展進程,也可以擴張到比較相似的議題,
看看別人的歷史,來做一個對照式的論證。

最後,用『同理心』(這非常重要)來分析、感受一下當事者的角色、心情,身份對調一下,
如果立場交換,你會有如何的處置?有沒有更好的想法?方式?作法?

最後一個就是『行動』(act),對我而言,這是獨立思考的核心價值,就是行動。

對我而言,這就是我的核心信仰,
這是 ture entrepreneur 跟一般有思考能力的人的最大差異,就是『行動』。

在種種反覆、對照論證的結果後,一定會內化成為自己的思想,

再消化種種結論後,內化的思想會在思考的層面浮出來,跳脫出來,
成為一個行為的動力,這個動力會驅使你的行動,
這個行動可以是驅動自己行為的能量,也可以是轉動一個世代的力量。

再強調一次,重點是:這些獨立思考的過程,最後要化為一個行動。

我覺得這才是獨立思考一個很關鍵的價值。
光是思考、辯證的是無法延展出你思想的力量的,唯有透過行動,
這個內化後的力量才得以舒展,才得以發揮,才得以兌現。

思考後,開始自己下功夫。

思考後,開始與人交談。
思考後,開始自己找答案。
思考後,用自己的能量來創造價值。
這些都是行動,我正在奉行這個行動,我相信大家都可以做到的。
你相信自己可以有行動嗎?加油,你可以做到!

David Ma

關於他
http://www.blogger.com/profile/04642416975976713212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4-6-20 19:51 , Processed in 0.1391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