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IRL女子拉拉學園

 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52|回復: 1

分享:<帕慕克小說觀 融和想像與現實>

[複製鏈接]

參加活動: 3

組織活動: 0

發表於 2012-12-8 20:3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網站小提醒:發表文章或日誌時,強烈建議 不要留下電話或個人隱私的資料,避免被有心人竊取喔!
              
  • 2012-12-08 01:43
  • 中國時報
  • 【林欣誼/台北報導】








            
                               

   「有些小說家以了解他人為傲;有些則以不被他人了解為傲。這些互相矛盾的目標恰與小說本質相符。小說藝術最主要的矛盾之處就是,小說家既努力表達自己個人的世界觀,卻也透過他人的眼睛看世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Orhan Pamuk)以小說創造出一幅幅織錦式的土耳其歷史文化地圖,新書《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娓娓道來他的小說觀,充滿知性迷人風采。


     帕慕克的《率性而多感的小說家》與卡爾維諾《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艾可《悠遊小說林》一樣,都是哈佛大學諾頓講座的講稿集,呈現小說家創作背後的思考。帕慕克一九五二年生於伊斯坦堡,代表作包括《純真博物館》、《我的名字叫紅》、《雪》、《黑色之書》等,他關注土耳其社會現實,又能以恢宏格局俯瞰世界,又善於以充滿圖像的文字烘托氣氛,二○○六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


     帕慕克出身富裕的文學家庭,曾夢想當畫家,後來成為小說家,但他堅信:「小說基本上就是視覺性的文學創作。」他說:「我完全可以理解為何我欣賞的偉大小說家都會努力地想成為畫家,或是會羨慕繪畫。因為寫小說的任務就是想像一個世界──一個先是以圖畫形式存在,最後才化為文字的世界。」


     因此他認為,讀者總在閱讀中將文字轉化為意象,並透過想像力「讓小說成真」,甚而想去造訪小說中事件發生的城市、街道與房屋;相對地,小說家也會依此斟酌讀者的想像力,「讀者的心可能如何反應?這是小說家最重要的考量之一。」


     就像他為了描寫《純真博物館》中深陷愛戀而不斷竊取愛人物品的主角凱末爾,自己也到處搜羅啟發靈感的物件,把真實買到的洋裝、老照片中的古董寫進書中,以致於小說完成時,他家裡全是堆積如山的物品,促使他決定成立一間真實版的純真博物館。


     對帕慕克而言,小說就像保存珍藏的博物館,讀者會在小說中欣然發現它收納了自己現實生活的諸多面向;但弔詭的是,每當聽到讀者說:「你簡直就像在寫我本身的生活!」或「你就是凱末爾!」他總不知該高興或難過,因為他既不想被和小說畫上等號,卻又隱隱希望讀者這麼做。


     因為,創作和閱讀小說的樂趣,都在「融和想像與現實」,所以他說,如同書名所言,他的心情也一直擺盪在率性和多感之間,但他提醒大家:「百分之百率性,也就是總是把書當成自傳或真實來看的讀者,以及堅信文章都是杜撰的百分之百多感而深思的讀者,都最好遠離,因為他們無從獲得閱讀小說的樂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註冊

x

參加活動: 3

組織活動: 0

 樓主| 發表於 2012-12-8 20:33:53 | 顯示全部樓層
導讀、談寫作 名家紛出書
              
  • 2012-12-08 01:43
  • 中國時報
  • 【林欣誼/台北報導】
            
                               

     大師的創作自語永遠是迷人的篇章,不論是卡爾維諾《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艾可《悠遊小說林》或《波赫士談詩論藝》等,都是讓人捧讀再三的小說講堂經典。

     近年台灣接連出版多位當代大師的論述書籍,如納博科夫結集他一九五○年代在康乃爾大學講課筆記的《文學講稿》,書中他倡言小說的藝術性,遠大於文學的社會實用價值。他也提出精彩的比喻,說閱讀文學必須理智與感性兼用:「不只是用心靈,也不全用腦筋,而是用脊椎骨去讀,而且要保持一點超脫。」

    書中他導讀《荒涼山莊》、《包法利夫人》、《尤里西斯》、《追憶逝水年華》等七部他推崇的名作,包括被視為通俗小說的史蒂文生的《化身博士》。納博科夫認為,偉大的小說都是了不起的神話故事與幻想,「在一個孩子邊跑邊喊狼來了,而他後面根本沒有狼的那一天,就誕生了文學。」

   昆德拉晚年封筆不寫小說,卻推出評論集《相遇》,漫談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馬奎斯、卡夫卡、沙特,與貝多芬、楊納切克、法蘭斯.培根等音樂藝術名家,夾敘夾議中流露沉靜思考。昆德拉一生創作都希望窮盡小說美學的突破,他自述小說就像「存在的探測器」,藉由小說家的刻畫,點出人類存在與處境。

    小說家奈波爾則在《奈波爾的作家論》,回溯童年經驗,以及來自加勒比海作家沃克特的文學啟蒙。他追憶千里達鄉間的外婆家:「就在我逐漸覺得自己永遠無法成為作家之際,我記起了外婆門前的那條街和那些人,他們成就了我的第一本書。」長年旅居英國的他,也從自己印裔的身份,談論並批判外國名家與印度當代知識份子的困境。

    此外,日本作家包括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等都曾寫作名為《文章讀本》的創作自述;台灣近年出版三島由紀夫的《文章讀本》,他表明這本書的目的是為引導普通讀者成為精讀讀者,成為精讀讀者正是成為作家的第一步。書中他也談論谷崎潤一郎、川端康成、巴爾札克和杜斯妥也夫斯基等名家。

    日本文壇大將大江健三郎則在台出版《大江健三郎作家自語》、《如何造就小說家如我》、《讀書人》等書,全面而廣泛地談論創作與閱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小黑屋|手機版|Archiver|信箱|愛女生BBS|隱私權條款|2GIRL女子拉拉學園

GMT+8, 2024-11-22 02:56 , Processed in 0.13581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